查看原文
其他

你还记得你买的第一张专辑吗?把音乐的灵魂收进眼球

2017-11-22 3.14 第二自然

 ▲ 第二自然(d2ziran),关注全球设计师/手艺人


在这个大家想听什么音乐,

随手就可以下载的网络时代,

你们当中,还有多少人有购买专辑的习惯?

音乐是听觉享受,

一个好的专辑包装设计,

也是我们的视觉飨宴。


(文末有惊喜)









在介绍今天这些专辑封面之前,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曾介绍过台湾新一代著名设计师聂永真,

他就是以出色的专辑设计而为大家所认识,

<☟点它重温>

周杰伦、蔡依林、五月天、田馥甄、林宥嘉的

专辑我不信你没看过,那你知道是谁设计的吗?



专辑设计让听众在听音乐之前,

透过视觉很快有一个第一印象,

所以一个优秀的设计,

不止有“美”,

还要把想法传达到位。




















亚洲第一位入围格莱美唱片包装设计奖的台湾设计师萧青阳說过,

在他30年来的设计生涯里,

他体悟到专辑设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 “沟通”,

一是透过了解创作者最私密的想法,

二是透过包装向乐迷沟通,

让他们接收到创作者的想法。


设计师:萧青阳

詹雅雯《何年何月再相逢》



专辑盒底放了一张老式硬卡纸火车票,

从“何年”发车,抵达“何月”,

之后就能够“再相逢”

1


萧青阳当初是因为喜欢音乐,

喜欢专辑封面而入行,

他说:

“很多设计师是用设计的想法去做专辑封面,

而我是用聆听的角度去思考。




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来个世界不同角落的专辑封面设计秀,


Go!


台湾设计师

楊維綸



赖佳韦的作品




中国设计师


韋雅泉,廖安琪











澳洲设计师

Leif Podhajsky





















葡萄牙设计师


Bráulio Amado



美国设计师

Robert Beatty








日本设计师


吉田ユニ(Yuni Yoshida)



寄藤文平(Yorifuji Bunpei)



Shun Kawakami 



最后来个经典专辑设计回顾吧,

我相信,

就算你不是全部都听过,

但也肯定一定认得出它们。




作为音乐爱好者的小编,

从小就有收藏音乐专辑的习惯。

把专辑拿在手上,

深深感受到每一张专辑不同的设计方式,

都在营造不同的体验。




从打开包装,拿起唱片,翻阅歌词本,

里面的文字排版、照片、插画、纸质,

甚至是掀开包装的方向和顺序,

这种只有触碰实体才能感受得到的质感,

成为每张实体专辑值得被收藏的原因。

而这一切,

都是网络听音乐无法体会的经验。







重回过去,

一起来体验购买、收集专辑的乐趣吧,

这也是对音乐人一份直接的支持呢!






互动福利

留言分享“还记得你的第一张专辑吗? 

本篇文章将选出一名评论区点赞最高者

木勺

想念儿时妈妈的木勺 一勺米饭一勺汤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奖品详情

(截止时间11.25日20:00)




…The End…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第二自然"

这里聚集了一群优秀设计师

专注于挖掘创意设计品

微课堂

《撩妹必备!DIY木质印章 学到就是赚到》


买东西

拿下红点设计大奖 只为你的每个夜晚都散发香气  │   喝茶不只是喝茶,喝的是... ...


推荐阅读

仿佛在这一瞬间里,所有悲欢浮现 |你有戴上这样一顶帽子的勇气吗? │  这些“乱来”的建筑真浪漫,巴塞罗那帅哥诠释什么叫颠倒的城市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浏览本次奖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